一、基本案情
当事人程先生为某小区保安,事发当天小区楼上磁片突然坠落,保安队接到紧急通知后,迅速组织包括程先生在内的队员设置围挡,提醒过往业主绕行避险。然而,就在程先生耐心劝导过往人员从安全通道通行时,意外发生了—— 一位过往人员不仅拒绝配合,反而情绪激动地动手拉扯,争执中掰伤了程先生的手指。
事发后程先生被送往医院检查,诊断结果为手指骨折,后续的司法鉴定更是确认构成十级伤残。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,让原本靠着微薄工资维持生计的家庭陷入了困境。受伤后无法正常工作,医疗费用持续支出,而侵权方的态度始终强硬,赔偿事宜毫无进展,工伤认定之路布满荆棘。无奈之下,程先生找到了王轩律师团队寻求帮助。王律师团队接到案件后,首先梳理了案件的核心难点:当事人可能签过劳动合同,但是自己没有保存,也没有任何照片能够证明,同时涉及工伤赔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的竞合问题。面对这样的复杂情况,王律师团队第一时间前往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立案申请,在与仲裁员沟通的过程中,王律师敏锐地捕捉到关键信息:该物业公司有相应的负责人,且仲裁员透露公司可能持有相关用工材料。抓住这个突破口,王律师立刻联系了物业公司负责人,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,从法律后果和企业责任的角度展开沟通,明确告知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以及配合工伤认定的义务。经过多次耐心沟通,物业公司最终同意提供相关材料,劳动关系的确认问题迎刃而解。劳动关系确认后,王律师团队马不停蹄地准备工伤认定所需的全部材料,包括医疗诊断证明、工作证、同事证言等,及时向社保部门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。很快,工伤认定决定书下达,确认其受伤属于工伤范畴。紧接着,王律师又协助当事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,根据伤残等级鉴定结果,明确了工伤赔偿的具体计算标准。
在工伤赔偿协商阶段,物业公司起初态度消极,试图以较低金额了结此事。王律师果断再次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,请求裁决物业公司支付工伤保险待遇。仲裁过程中,王律师充分展示了证据材料,详细阐述了法律依据,同时借助仲裁员的调解力量,向物业公司施压,明确指出拒不履行赔偿义务可能面临的强制执行后果。经过多轮调解,物业公司最终同意支付13 万元工伤赔偿款,这个金额甚至超出了同类案件判决可能支持的标准,极大地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与此同时,王律师团队并未忽视第三人侵权的索赔途径。在与侵权方的沟通中,王律师清晰呈现了伤情鉴定结果、医疗费用清单以及误工损失证明,明确告知其行为的法律后果。经过多轮协商,最终促使侵权方在程先生人身损害未达更高级别伤残的情况下,自愿赔偿包括刑事谅解金、误工费在内的7 万元赔偿款。最终,在王律师团队的专业操作下,除医疗费用外,误工费、伤残赔偿金等项目均实现了工伤与侵权的双重赔偿。最终,程先生总共获得20 万元赔偿款,不仅覆盖了全部医疗支出,还弥补了误工损失,为后续的康复治疗和家庭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在整个维权过程中,王律师及其团队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负责态度令人动容。程先生从最初的迷茫无助,到最终拿到赔偿款,每一步都离不开王律师团队的悉心指导和全力争取。是王律师团队用专业知识打通了维权通道,让普通劳动者在遭遇不公时能够借助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。王律师指出,实践中,许多劳动者因未签订劳动合同,在遭遇工伤后往往陷入维权困境。此时,及时收集工资流水、工作证、考勤记录、同事证言等证据证明事实劳动关系至关重要。对于同时涉及第三人侵权的案件,要注意区分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的不同法律依据,在法律框架内实现赔偿项目的最大化。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后,应第一时间保留证据并咨询专业律师,通过法律途径理性维权,切勿因不懂法而错失应有的赔偿权益。企业也应规范用工流程,签订书面劳动合同,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,这既是法律义务,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