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口的一次碰撞,让当事人孙女士不仅承受着左肩伤残的疼痛,更面临着责任认定争议与赔偿无门的困境。然而,远晴晴律师的介入扭转了局面:从固定关键证据到反驳对方无理抗辩,最终帮助孙女士成功拿到医疗费、误工费、残疾赔偿金等在内的7万余元赔偿。这场维权战的胜利,不仅是法律正义的体现,更揭开了交通事故维权中 “律师作用” 的关键价值。
被告李某驾驶电动自行车经过路口时与孙女士相撞致其受伤,导致孙女士左肩严重受伤。经鉴定,此次损伤致左肩功能丧失,构成十级伤残。
本以为责任清晰,可事故处理阶段却出现波折:交警部门出具的《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》明确“李某承担主要责任,孙女士承担次要责任”,但被告却拒绝协商赔偿。孙女士起初尝试自行维权:整理医疗票据、联系交警调解,可被告始终态度强硬,更让人心急的是,孙女士因受伤无法工作,医疗费不断累积,伤残带来的长期影响也让家庭压力骤增,维权之路举步维艰。无奈之下,孙女士找到了我所远晴晴律师,希望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远律师接手案件后,没有急于起诉,而是先从“证据梳理” 和 “策略制定” 入手,一步步打破僵局。李某口头否认责任认定,却未对认定书申请复核—— 这是关键突破口。远律师第一时间调取了交警部门的事故档案,包括现场勘验笔录、证人证言、车辆痕迹鉴定报告,确认认定书程序合法、事实清晰。同时,远律师提醒孙女士补充留存“后续治疗记录”“误工证明”“伤残鉴定报告原件”,形成完整的证据链,为后续反驳被告抗辩埋下伏笔。
孙女士原本只知道要主张医疗费,却对“十级伤残” 可主张的残疾赔偿金、精神损害抚慰金等项目一无所知,更不清楚各项赔偿的计算标准。远律师凭借专业经验,结合当地赔偿规定全面梳理孙女士的实际损失:不仅涵盖已产生的医疗费、误工费,还纳入伤残相关的残疾赔偿金、精神损害抚慰金,以及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、交通支出等。同时,远律师也精准核算出合理索赔金额,这让孙女士第一次清晰掌握了自己应得的权益范围,不再因赔偿数额模糊而被动。庭审中,李某声称孙女士应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,却拿不出任何证据。面对李某的无理辩解,远律师凭借扎实的证据准备和专业的法律分析,清晰阐述案件事实与责任划分依据,有力反驳了对方的不实主张,让法官充分认可孙女士的诉求合理性。最终,法院采纳了远律师的意见,根据交警部门划分的责任依据,判决李某支付7万余元赔偿款。
案件结束会,孙女士表示,远律师不仅帮我理清了所有证据,还详细解释了赔偿怎么算、法庭上会遇到什么情况。拿到7万余元赔偿时,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,也不用再为医疗费和误工费奔波。感谢远律师,让我在维权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。远律师指出,电动车交通事故维权需把握三大核心要点:首先,《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》是责任认定的关键,若对结果有异议,务必在送达后3 日内申请复核,逾期将丧失行政纠正机会,且诉讼中仅靠口头抗辩无法推翻认定书,需提供充分证据;其次,因事故致身体功能受损时,要在治疗终结后(通常出院 3-6 个月)及时申请伤残鉴定,这是主张残疾赔偿金、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重要依据;最后,赔偿计算需全面,除医疗费、误工费外,还需结合伤残等级、护理需求等核算相关项目,建议借助律师专业能力精准核算金额,避免遗漏权益。遇到责任争议或赔偿难题,及时寻求律师帮助,才能更高效维护合法权益。